因應夏日小黑蚊及登革熱病媒蚊 全民防治

記者田俊浩╱報導

夏季即將到來,花蓮縣政府督導十三鄉鎮市公所執行環境管理並提供病媒蚊防治用藥,對於轄內小黑蚊及登革熱病媒蚊易出沒的公共區域及水溝處,進行全面性噴藥防治,於四月中由各地清潔隊安排施藥作業,就連新城鄉公所清潔隊也隨往年規劃於每年五月及十月,實施鄉內九村聯合大消毒,守護新城家園。

隨著天氣變暖,小黑蚊又開始四處出沒活動,民眾被小黑蚊叮咬的案例時有發生,為有效管理該蟲的發生與滋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邀中央各部會代表共同舉行小黑蚊防治宣導活動,說明透過各政府機關及全民參與小黑蚊防治工作,民眾戶外活動可安心。

如果全民通力合作,相信小黑蚊的發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為提供全民正確資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設有小黑蚊資訊服務中心 (https://bmisc.weebly.com) 網站,更有各機關及民眾下載參考。

小黑蚊是花蓮僅有特色嗎?據小黑蚊資訊服務中心指出,小黑蚊肆虐危害,已有很久的歷史,早期主要猖獗於台灣中部地方,但近年來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及國人戶外休閒活動的盛行,疫情逐漸擴及全國。

小黑蚊資訊服務中心網站係由台灣昆蟲學會接受農委會委託,執行小黑蚊防治宣導計畫,為此建置小黑蚊資訊服務中心,作為內政部、國防部、教育部、交通部、衛福部、科技部、環保署、農委會等八大部會聯繫窗口,並配合各部會之需求,至小黑蚊肆虐嚴重地區,包括學校、社區、部隊、社團等做小黑蚊防治宣導活動,並將各種小黑蚊防治宣導教材,提供給需要的老師或民眾免費下載使用。

除此之外,在花蓮縣府及公所結合民眾及政府機關力量共同防治方面,綜合防治策略總結以加強個人防護,阻斷雌成蟲血源防止其產卵孳生,並可避免過敏反應,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或塗抹有效的忌避劑,例如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之防蚊液等,發生小黑蚊滋擾地區的居家、學校等可裝置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阻隔小黑蚊。其次,經常整頓環境,清除青苔,阻斷幼蟲食物,為長期降低小黑蚊密度之方法。

鑑於青苔為小黑蚊孳生的指標,一般在明暗交替且潮濕的地方,如屋簷下、水溝邊緣、庭院牆角、菜園、竹園、茶園、檳榔園等農耕地中經常可發現。以翻土或刮除青苔,並在移除後之地表種植密生草種覆蓋,或加舖碎石、小木塊等,降低幼蟲孳生。

在小黑蚊高密度區,可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雖可短期降低族群密度,但若未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青苔幼蟲棲地防治作法,1至2週後密度又會再度回復。只有建立正確防治觀念,結合民眾及各級政府的力量,長期持續推動清除青苔環境整頓工作,才能減除小黑蚊危害,相關做法可點擊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JFl3mWJKA) 參考花蓮環保局製作的小黑蚊防治懶人包。

有關小黑蚊的防治及研究,政府各單位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與經費,目前仍未能達到民眾期望,主要原因在於小黑蚊與蚊子不同,並非靠噴藥或清除積水就能解決,更不是只靠政府的力量就能做好,必須動員全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從自我防護、環境衛生管理做起。

圖:因應夏日小黑蚊及登革熱病媒蚊,全民防治。新城鄉實施鄉內聯合大消毒。
(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