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之寶策展「布農。密碼 與月亮的約定」特展開幕 揭開百年祭事曆與小米的神秘面紗

2023-11-25

記者謝宗璋/報導

致力於地方文史研究調查的「阿之寶團隊」因在二○一九年策辦布農族音樂特展,而投身研究祭事曆、小米復種,在文化部指導下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十棟舉行「布農。密碼—與月亮的約定」特展,以「月亮出來了」和「小鳥不要來」兩大展區呈現階段性調查成果,廿五日開幕同步發表《布農。密碼:祭事曆的故事》紀錄片和專書。

圖:「布農。密碼—與月亮的約定」特展登場,布農族人和各界人士齊聚見證。(記者謝宗璋/攝)

「感謝布農祖靈,身為漢人卻能為布農文化傳承出心力!」團隊負責人、該展策展人陳秀美說,二○一九年執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來自MaiAsang的聲音—布農族Pasibutbur音樂特展」,由於Pasibutbur與祭事曆都因祭儀而存在,因而深入挖掘其源流,隔年起先後在政府支持下,啟動祭事曆調查計畫、紀錄片拍攝和專書編輯工作。

 

陳秀美表示,祭事曆是布農族最重要的族群象徵,祭司將一年的祭儀刻在木板上作為「行事備忘錄」,該圖紋被稱為「圖文字」,是臺灣原住民族極具特色的文化圖騰,普遍被應用於布農族各部落;小米曾為臺灣各地原住民族重要主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布農族祭事曆上記載內容也是以小米相關祭儀為主,如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等。

 

為深入了解祭事曆背後完整的小米種植時序、祭儀功能、祭詞意涵等傳統知識,阿之寶團隊近二年執行「臺灣小米!種起來!」小米復種、布農族文資普查計畫,攜手布農族人種植小米,透過觀察,理解氣候變遷下小米生長樣態的變化,及傳統小米種植方式不得不的改變。

 

五年調查成果相當豐碩,阿之寶團隊在齊力創新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協辦下,一檔媲美博物館的「布農。密碼—與月亮的約定」特展在花創登場,廿三日開展以來廣受好評,分為「月亮出來了」和「小鳥不要來」兩大展區,展品精緻且內容厚實。

 

「月亮出來了」祭事曆展區展示布農族祭事曆的源起、圖紋意涵,以及創作者的智慧、祭司家族後裔、家屋遺址現況,同時發表專書、紀錄片和3D互動模型。「祭事曆」為縮小版的布農族傳統生活智慧,依據其圖紋所傳遞的內容,得以探究過去先人的農事、狩獵、祭儀、禁忌等生活樣貌,為認識布農族傳統文化重要途徑。

 

而象徵布農祭事曆文化的起源的重要作物小米,則在「小鳥不要來」小米展區,展示一九一一至今年的小米標本、早年採集文獻資料,部落保種人與他們的小米品系,發表「臺灣小米!種起來!」種植成果,有布農族五十二個品系小米穗,和以超過二百個小米品系所搭建出「小米牆」,絕對精彩。

 

《布農。密碼—與月亮的約定》特展即日起展出至十二月廿四日止,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週一公休。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