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電影院」將優質國片推廣至花東偏鄉 點亮水源社區

記者田俊浩╱報導

為將臺灣電影的美學感動帶給更多花東地區的民眾,文化部指導、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與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攜手主辦的2024年電影藝術分享計畫──「螢火蟲電影院」活動,日昨晚間在秀林鄉水源社區活動中心登場。

圖:「螢火蟲電影院」將優質國片推廣至花東偏鄉 點亮水源社區(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提供)

「螢火蟲電影院」不僅旨在培養國片觀影人口,更結合在地社群資源,挑選適合社區文化氛圍及議題的影片,讓民眾有機會認識多元議題,並透過電影藝術的分享,讓更多人認識和體驗臺灣電影的魅力。

本次活動是安排在學童考完試後,邀請他們一起到活動中心看電影,放輕鬆紓解考試壓力。螢火蟲電影院獲得秀林鄉公所、秀林鄉水源村辦公室以及秀林鄉水源社區發展協會的協辦支持,為水源部落居民和學童帶來一場文化饗宴。

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指出,下午六時,社區學童及家長陸續前來參與,攜帶著自己喜愛的零食飲料,入座在社區活動中心,彷彿來到電影院看電影,大家都開心不已,頻頻詢問,明天還會有電影院活動嗎?

圖:「螢火蟲電影院」將優質國片推廣至花東偏鄉 點亮水源社區(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提供)

水源村,原名「巴支可」,於民國四十二年獨立成為「佐倉村」,民國四十七年改為水源村。日治時期,日人將附近山上的部落勸導下山,至現今的水源現址。吳姓鄉民表示,透過「螢火蟲電影院」的播映,讓社區學童及居民齊聚一堂,共度愉快的周末時光,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應該經常舉行。

活動播放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這是一部2023年的臺灣動作喜劇電影,改編自「野草計畫」首獎及「富川首獎」得主賴致良原創之故事大綱。影片融合奇幻、靈異及LGBT等多元類型議題,以傳統冥婚習俗結合警察辦案,講述在人鬼情誼中撕去成見、坦承和解的動人故事。

該片曾入圍2023年第6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也在2023年第25屆台北電影獎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視覺效果提名,並作為2022年金馬影展閉幕片大放異彩。

圖:「螢火蟲電影院」將優質國片推廣至花東偏鄉 點亮水源社區(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提供)

為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現場還將舉辦有獎徵答、闖關活動及政令宣導,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2024年限量版花東地區版宣導品。活動的成功,離不開水源村長洪明輝的努力,他從事前宣傳、部落廣播到親力親為地在部落各點發送宣傳資訊,確保活動資訊廣布不遺漏。

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將電影院配送到偏鄉各地,讓平時較少接觸電影的民眾,也能欣賞到臺灣電影美學,藉由電影院活動來凝聚社區共識,進而提升文化近用權。也希冀透過影片讓觀眾感受到多元議題的美學與社會關懷,同時凝聚社區情感,提升居民的文化近用權,這樣精采的文化活動會在花東地區持續推廣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