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面臨供水危機,議員提議善用地下水資源設防災水井

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北區自來水自日治時期興建以來,一直高度仰賴沙婆礑溪流域的供應。受到0403強震影響,山區土石鬆動,加上連日午後雷陣雨,導致6月21日起沙婆礑淨水場(見圖:議員魏嘉賢提供)進水濁度破千。雖然曾啟動深井水源並調度壽豐淨水場支援,但仍造成2萬戶民眾受到影響。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建議,縣政府與自來水公司應攜手建置防災水井,以提升供水調度和防災能力。

魏嘉賢指出,受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颱風暴雨、旱災及地震等情形頻繁發生,因此有必要參考國外案例及臺北市政府的做法,考慮以地下水作為防災用水的可行性,開挖地下水井應對危機。他強調,北花蓮位於木瓜溪、沙婆礑溪、美崙溪及七腳川溪共同沖積而成的花蓮平原上,此處長年雨量豐沛,補注地下水源,使得地下富含豐盈的地下水資源,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魏嘉賢表示,花蓮過去的自來水取得來源過於單一,近年來已多次因地面水乾旱、雨後水源過濁而導致自來水供應緊張和降壓的問題。若縣政府及自來水公司能善用伏流水、淺層地下水及深層地下水的資源,應能大大減少缺水危機。

此外,他指出過去0206和0403等地震曾造成市區自來水管線大範圍受損,導致自來水場無法正常供水至社區家戶,影響數日。同時,他認為還應該將戰爭發生時自來水場停擺的可能納入風險評估。因此,他建議花蓮縣應學習臺北市政府的經驗,在防災公園及防災學校或附近公園設置防災地下水井,以提供緊急雜用水需求(每人每日110公升),於天然災害或戰備時啟用,並配合原有的維生水緊急供水系統,以健全防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