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深耕東部15年成果豐碩擴大推動「東創計畫」助力產業智慧創新 鼓勵全臺民眾震後回到花蓮觀光,享受花東之美

記者葉文杰/報導

經濟部六月二十八日舉辦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十五週年成果展暨「漫遊縱谷.愛在花東」記者會。十五年來,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累積技術輔導諮詢服務超過二千七百家次,推廣一千五百項以上的東部特色產品。同時,經濟部也宣布擴大推動「東創計畫」,以AI與低碳科技為主軸,發展智慧農漁、低碳製造、科技觀光等三大領域,助花東六級產業智慧升級,預估未來四年將投入五億元以上經費,並於一一八年達到提升東部產業產值四十億元。在今年花東經歷強震後,觀光人數銳減之際,經濟部也召集旗下法人機構及社群平台,包括工研院、石資中心、金屬中心、紡織所、H2U健行筆記、Velodash飛騎等,將輔導的花東特色商家,串連成十條步道及十條騎乘路線,民眾還能進一步體驗如泥火山豆腐、壽豐鄉淺草堂有機山苦瓜等輔導成果,期望透過此活動鼓勵全臺民眾震後回到花蓮觀光,享受花東之美。

圖:經濟部攜手國內兩大知名運動社群共同推出「漫遊縱谷.愛在花東」活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景色秀麗的花東一直是臺灣最美麗的後花園,經濟部於十五年前成立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協助特色工藝、深層海水、農特產品等在地產業轉型與升級,包括助力偏鄉青年投入木工技藝,相關作品獲得今年德國iF設計獎的肯定;協助探索水產科技公司進行深層海水淨化養殖,並規劃與日本丸紅公司合作開發生食等級的鱘龍魚產品。為擴大花東在地創新能量,經濟部進一步推動「東創計畫」,以AI及低碳科技為主軸,協助東部地區發展智慧農漁、低碳製造、科技觀光等三大領域,全面帶動花東六級產業智慧升級。同時今年四月發生花蓮大地震,對花東地區造成巨大影響,為加速在地產業振興,經濟部與國內兩大運動社群合作,精選二十條橫跨花蓮與臺東的完善步道與自行車路線,邀請民眾同遊花東。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表示,這次花蓮地震,有人說是太魯閣要修養生息,經濟部也在震後挹注很多資源來協助花東復甦。而院長有指示,中央各部會的相關座談、會議及旅遊,都鼓勵到花東舉辦,相信有中央地方的支持,花蓮很快會再重新站立起來。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處長吳昆儒表示,有人說大破壞就是大創新,展望未來十年花蓮一定要跟國際鏈結,感謝技術司支持縣府加入MIT REAP計畫,未來由工研院協助,並串連石資中心、東華大學等,這二年將以永續、循環經濟、綠能作為產業發展大方向,發展種綠藻、大生活大健康,以日本福岡在二〇一九年加入MIT REAP計畫為例,透過醫療發展成功導入六萬人口進入福岡,串連世界級人口,未來花蓮也將透過此計畫,借重國際資源投入,並串連在地業者與團隊,發展為產業模式提升轉型。

圖:經濟部協助壽豐淺草堂開發有機山苦瓜複合式產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帶動特色工藝、深層海水、農特產品等產業轉型升級,在特色工藝方面,攜手「臺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協助偏鄉原住民青年培養木工技能,並推動循環設計和低碳材料的應用,年產近百件作品,更進一步成立「木契實業有限公司」,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創業。在深層海水領域,聚焦推動水產養殖與酒飲產業的創新發展,包括輔導探索水產科技公司進行深層海水淨化養殖,是東部唯一獲得國際創投支持的微型企業,其淨化後的高品質水產品已成功於知名通路上架販售。同時,協助東太陽製酒公司運用深層海水科技,開發一系列具有臺東特色的風味酒,不但在國際競賽中屢獲佳績,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讓臺灣琴酒閃耀國際。

圖:經濟部六月二十八日舉行「漫遊縱谷.愛在花東」記者會,鼓勵全臺民眾震後回到花蓮觀光,享受花東之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為吸引人潮回流,協助花東產業震後振興,經濟部攜手國內兩大知名運動社群平台H2U健行筆記、Velodash飛騎,串連科研法人輔導之在地特色商家,共同推出「漫遊縱谷.愛在花東」活動,精選花東十條安全健行步道,以及十條安全自行車騎乘路線,沿途消費者不但能品嘗泥火山豆腐、有機山苦瓜、花蓮獨有之紅糯米醋等輔導成果,凡完成一條自行車路線者,即可獲得由紡織所科專技術打造的環保冰涼紗袖套;完成十條登山步道者,即可獲得金屬中心科專技術特製的鈦金屬杯。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民眾可下載H2U健行筆記、Velodash飛騎APP應用程式參加活動,體驗花東依舊美好的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