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里程 心出發,震後東華大學生命之舟啟航融合造船工藝、藝術與設計、社會參與之特色課程成果展手工打造獨木舟下水典禮

記者葉文杰/報導

舟是我們的靈,是真、是善、是美。0403震後國立東華大學仍有十四個不同系所的二十三位學生堅持選擇留在花蓮,投入生命之舟(手工拼板獨木舟)的課程。在溫志榮(大沐老師)的指導下,六天密集的時間,合力打造三艘Stitch and glue canoe獨木舟,整合造船工藝、藝術與設計、社會參與三層面,透過課程大學與地方緊密結合,融入在地青少年兒童之外,導入在地企業支持課程之後續發展,開創有特色對花蓮有貢獻的學習模式。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三十分三艘獨木舟以在地元素和海洋教育為底蘊,結合造船工藝及藝術創造,搭載東華學生生命經驗與多元創意樣貌,在東華校園裡優美的湖畔「下水典禮」,航向全新旅程,訴說每一艘生命之舟的故事,東華手造舟代表大學生的社會行動力,即將在大沐老師帶領下,即將綠色啟航,航向鄰近的旅店內的人工運河與太平洋!

圖:0403花蓮強震後展開手工打造拼板獨木舟課程,六月二十九日下水之前學員們為獨木舟做最後整理。(東華社會參與中心提供)

「混齡組合」是本次手工獨木舟課程亮點之一,修課同學從六十七歲獨木舟航行經驗豐富的博士班六年級的「漢斯」-曾在德國住過六年,與同組兩名高中生以觀摩學習者的身分參加造舟,期許自己未來能陪伴社區弟弟妹妹划舟體驗,其中萱萱十六歲,才從附近的國中剛畢業,「爺孫同組」共造一舟成為課堂中的亮點,另有幾位非大學常態齡同學選讀,展現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給年輕人帶來很大的鼓勵與啟示。六十五歲「強哥」退休電子工程師重回大學部中文系圓夢,將文學融入本課程,強哥說:在職場工作了四十年,離開後的人生,不應該只剩下旅行、美食、歌唱、養花,選擇了東華中文,來圓自己年輕時文學的夢,也去接觸一個新的專業領域,人生是一所不會畢業的學校,只有你在學校裡,自己去定義你自己!本次課程理工科學生比例很高,物理系的盧苡辰/物理系三說:造舟課讓我學到的是學習不完美。在物理系時幾乎都在實驗室、都需要講求精密、不能有誤差,這堂課讓我有很多不同的學習,也可以跟不同系、不同年紀的同學相處。

藝術融入是本課程核心,藝術設計學系韓毓琦教授以「震後造舟」為核心引導同學思考重新啟航,以東華校徽中紅、黃、藍主色彩繪,象徵東華之舟啟航花蓮,其中同學們發想舟之應用與社區後續連結,例如:紅舟「火龍號」為雙重性隱喻,二者均具有毀滅、破壞一切的力量,同時又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象徵東華浴火重生後前行的行動力;藍舟「飛雪號」是以蘇東坡「念奴嬌」中「捲起千堆雪」的意象,同學想像小舟乘風破浪的景象,工藝結合藝術創作與文學的展現。每一艘船將有專屬的生命故事與啟發。黃舟「得來速號」以能量的快速補給為發想,展現年輕人的活力與衝勁。

圖:酷暑天候獨木舟下水前的噴水儀式也是清涼感受。(東華社會參與中心提供)

社會參與是本課程另一重點,預計將兩年來累積六艘手作舟做為社區服務,讓花蓮地區或有需要的社群體驗手造舟航行的「不完美」之意義與價值。壽豐鄉理想大地主動邀請東華手工舟隊能善用園區人工運河,讓花蓮地區青兒少有機會能深刻深入體會花蓮在地產業,從水上觀看飯店建築與橋樑,並享受美食款待。理想大地副總經理林景泉專程參與下水儀式邀請東華師生與社區到理想大地航行。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進入高中生陳研萱負責繪製小舟的圖騰、徐期陽負責製作小舟靈魂,舟體製作則由成員共同協力完成,幾位理工科的學生原先對弧形船體丈量方法與平面素材不同感到困惑,但是在課堂緊湊步調下,最後大家共同克服困難、協力完成。五十歳資工系碩二的學生連同學表示,這是一堂藝術造舟的課程,所以他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放下身段投入學習,同時也很尊重大沐老師在造船工藝的專業、以及生活態度方面對學生的引領。可見造舟課程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和感受不分年齡限制;另一方面也可看見少子化及高齡化等人口結構的改變,對高等教育學生組成、課程內容及其社會關係產生的重要影響。

圖:三艘手工打造的拼板獨木舟順利下水,學員展開為期五十四小時的自主操舟練習課程。(東華社會餐與中心提供)

東華大學肩負影響社會與環境的USR大學社會責任,為因應高等教育的改變,社會參與中心今年開設手工造舟課程時,特別做了這樣的因應與延伸,除了實際參與造舟歷程,學生課後還將展開為期五十四小時的自主學習延伸投入,秉持自己造舟、自己航行、也要學習自己管理的學習理念,未來更將朝向籌組「東華手工舟隊」邁進,讓手工獨木舟不僅穿梭於校園內蜿蜒的綠帶人工河,舟隊甚至將跨出校園、航進花蓮水域,探索如何將造舟經驗融入日常生活及在地性運用,陪伴在地的孩子們進行探索學習,在靠海的花蓮,發展真正屬於花蓮的海洋特色教育。

透過擲瓶禮祝福與下水儀式的啟動,東華師生們將一同為獨木舟送上祝福與期許,同時這樣的教育模式激勵著學生們在挑戰中成長,在合作中發現更大的可能性,並對未來的探索充滿了信心與期待。